作者: |
李白 |
朝代: |
唐代 |
内容: |
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直万钱。
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
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
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
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?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 |
注释: |
路难:选自《李白集校注》,乐府旧题。
金樽(zūn):古代盛酒的器具,以金为饰。
清酒:清醇的美酒。
斗十千:一斗值十千钱(即万钱),形容酒美价高。
玉盘:精美的食具。
珍羞:珍贵的菜肴。羞:同“馐”,美味的食物。
直:通“值”,价值。
投箸:丢下筷子。
箸(zhù):筷子。不能食:咽不下。
茫然:无所适从。
太行:太行山。
碧:一作“坐”。
忽复:忽然又。
多歧路,今安在:岔道这么多,如今身在何处?
歧:一作“岐”,岔路。
安:哪里。
长风破浪:比喻实现政治理想。
会:终将。
云帆:高高的船帆。船在海里航行,因天水相连,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。
济:渡。 |
译文: |
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,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。
心中郁闷,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;拔出宝剑环顾四周,心里一片茫然。
想渡黄河,冰雪却冻封了河川;想登太行山,莽莽风雪早已封山。
像姜尚垂钓溪,闲待东山再起;又像伊尹做梦,他乘船经过日边。
人生道路多么艰难,多么艰难;歧路纷杂,如今又身在何处?
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,到时定要扬起征帆,横渡沧海! |
简析: |
《行路难·其一》李白组诗作品《行路难三首》中的第一首。这首诗浩荡纵横,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。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、复杂变化。诗人的情绪从宴酣之乐转为迷茫苦闷,却又不愿停止追索,最后又变得高昂乐观起来。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、抑郁与追求,急遽变化交替。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,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,由此引起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、愤郁和不平;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、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,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。 |
创作背景: |
公元742年(天宝元年),李白奉诏入京,担任翰林供奉。却没被唐玄宗重用,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,两年后被“赐金放还”,变相撵出了长安。李白被逼出京,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,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,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《行路难》。 |
参考资料: |
1、裴 斐.李白诗歌赏析集,成都:巴蜀书社,1988:71-75
2、余恕诚 等,唐诗鉴赏辞典,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228-2
3、郁贤皓,李白集,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4:61-69 |
转载来源: |
古诗文网 |